我的收藏 訪問記錄 短消息
雞鳴晴嵐
雅虎贊助網站載入中...
oodkew
2017-9-12 18:24
# 1
在涿鹿城東北約三十餘裏處;一山平地突起,猶如擎天石柱。它孤峰獨秀,大有卓爾不群之態。這,就是雞鳴山。

雞鳴山,有的史書記載,在東周貞定之後唐朝之前的一段歷史中,叫做“磨笄山”。據《水經注》及《史記》等書記載,趙簡子的小兒子趙襄子殺代王,並其地,後迎其姐姐代夫人於代(現蔚縣代王城),其姐姐哭著說:“以弟慢夫非仁也,以夫怨弟非義也。”於是,在此山前拔下頭上的發笄磨於山石,然後刺喉而死。因此,人們就將此山稱做“磨笄山”,又據《魏書》記載,北魏的文成皇帝拓跋濬曾於和平元年五月、葬其乳娘昭太后常氏於雞鳴山。《明一統志》則又說唐太宗率兵北伐,夜宿此山之下,聞山上有雞鳴之聲,所以,此山就得名為“雞鳴山”。不過,趙襄子滅代之際,其都城在晉陽,從山西到蔚縣的代王城迎其姐姐代夫人,是絕對不可能路過此山的,《魏書•帝紀》則明白無誤地先記載了文成皇帝於太安四年正月幸廣寧(即涿鹿)溫泉官(即溫泉屯古時在一處溫泉旁建的皇帝行官)。後又記載“葬昭太后於廣寧雞鳴山”。由此可見,《明一統志》的記載並不可信,“雞鳴山”之稱,也並不始於唐朝,它也不是“磨笄山”,“雞鳴山:名是古已有之。這就是《山海經》記載的“雞號之山”。

大概是雞鳴山葬有北魏文成皇帝乳母、北魏皇帝又在山東上建有昭太后祠、內塑一婦人懷抱一男孩供奉的緣故吧,於是乎後人每年在山上大趕其“廟會”,燒香磕頭求子祈福的善男信女往來不絕。人們便稱此山為“奶奶山”。

雞鳴山因高聳於塞外咽喉要道,且山勢險峻,絕崖峭壁如刀劈斧砍,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,所以歷代都兵家所重視。

雞鳴山因每天晴晨都籠罩在一片霧氣之中,好像是一位害羞的少女,頭罩一層白紗,在朝霞之中,亭亭玉立,嬋媛動人。故此,古代的涿鹿人就將此列為“八大奇景”之一,謂之“雞鳴晴嵐”。對此,有詩雲:

忽報曉雲賒,

春臨萬壑佳。

鐘清來半嶺,

峰喜出深衙。

嵐氣浮峭壁,

晴光映白紗。

曾聞駐蹕處,

芳草襯宮車。

[ 本帖最後由 oodkew 於 2017-9-12 18:25 編輯 ]
引用

DIZSCUZ 5.5手機版
如有任何建議請電郵到ad@comnethk.com

Copyrights © 2002-11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Processed in 0.019513 second(s), 3 queries , Gzip enabled